80后大学生创业故事案例从梦想到手中的种子

  • 知识
  • 2025年02月27日
  • 在河北赵县,一个80后大学生范立涛选择放弃了城市的工作机会,回到家乡创业。他承包了近4000亩土地,并建立了一家家庭农场,从事职业农业。两年前,他和几位同村的大学生一起回乡创办了这家农场,他们共同承包了周边地区的土地。 "我们采用托管和半托管方式来处理土地流转,这样可以确保双方都能从中获得收益。" 范立涛解释说。通过这种模式,不仅能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

80后大学生创业故事案例从梦想到手中的种子

在河北赵县,一个80后大学生范立涛选择放弃了城市的工作机会,回到家乡创业。他承包了近4000亩土地,并建立了一家家庭农场,从事职业农业。两年前,他和几位同村的大学生一起回乡创办了这家农场,他们共同承包了周边地区的土地。

"我们采用托管和半托管方式来处理土地流转,这样可以确保双方都能从中获得收益。" 范立涛解释说。通过这种模式,不仅能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,还能够为当地农民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。

作为一名新型的职业农民,范立涛运用工业化生产理念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农业生产。他使用最新技术,比如测土配方施肥,以减少资源浪费,并降低种植成本。通过这些措施,他实现了农业节本提质增效。

目前,范立涛已经投入120万元用于购置农机具和支付土地流转费用。他预计今年将有20万元左右的利润,再过几年就能收回所有投资。

除了经营家庭农场之外,范立涛还成立了一家名为“惠民粮仓”的储粮设施。这不仅解决了留守老人和妇女在收获后存储粮食的问题,也为他们提供了一种稳定的收入来源。在“惠民粮仓”,客户可以随时取出自己的粮食,或将其卖给公司以获取现金。

截至目前,“惠民粮仓”已吸引50多户农户以及两大合作社共计40万斤小麦存储。“未来,我们不仅会提供简单的储存服务,还会发展成为一个多功能的大型物流中心。” 范立涛对未来充满信心,并希望他的项目能成为其他地区的一个参考案例。

站长统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