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调元
宁调元(1883—1913),中国近代烈士。字仙霞,号太一,笔名有辟支、屈魂,化名林士逸,湖南醴陵人。1904年加入华兴会,次年留学日本,并加入同盟会。回国后创办杂志,鼓吹反清,遭清政府通缉,逃亡日本。萍浏醴起义爆发后,回国策应,在岳州被捕,入狱3年。出狱后赴北京,主编《帝国日报》。1912年初在上海参加民社,创办《民声日报》。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。二次期间来沪,参与讨袁之役。后赴武汉讨袁起义,二次失败后,宁调元不幸被捕,1913年9月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,年仅30岁。其诗篇激昂悲壮,风格沉郁,作品多写于狱中,著有《太一遗书》。 关于评价 宁调元是近代著名的诗人和家,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和热情,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和民族危机的时代背景。同时,他也是南社的创始人之一,对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。宁调元的诗歌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,深受杜诗的影响,不仅继承了杜诗的忧国忧民思想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,还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。他的诗歌作品语言简练、意境深远,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,深受读者的喜爱。综上所述,宁调元是一位杰出的近代诗人和家,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,更是中国近代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