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勋唐代诗人
简介
曹勋(1098—1174),字公显,一字世绩,号松隐,出生于河南禹县的颍昌阳翟。他的政治生涯起始于宣和五年(1123)被特命赴进士廷试,并以荫补承信郎。此后,他与宋徽宗一起在靖康元年(1126)遭金兵北上,被迫逃至燕山。
建炎元年(1127)的秋天,曹勋又一次尝试营救徽宗,但他的提议未被当权者采纳,最终他因而被黜。直到绍兴十一年(1141),随着宋金和议的成就,曹勋得以充任报谢副使,与其他使节出使金国,以此来劝说金人归还徽宗的灵柩。这是他三次访问金国中的第二次。在孝宗朝,他最终获得了太尉的高位。
尽管他的诗歌作品中并没有特别突出的才华,但有几首针对与金国交涉时创作的诗作因其内容而备受关注。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他作为一名政治家的身份,也展现了他对于国家大事深刻思考的情感。总体来说,虽然曹勋可能并不属于唐代最著名或杰出的诗人之列,但他的经历以及与历史紧密相连的事迹,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视角去理解那个时代复杂多变的政治局势。